close




     農曆五月五日是端午節,和春節、中秋並列為最重要的三個節慶。


     端午節時值夏季,正是疾病開始流行的季節,因此端午節的由來,可追溯為驅邪避惡,以求身心的平安,後來加入愛國詩人屈原的傳說,更增添了端午節的重要性。

    
端午節最令人期盼的活動便是划龍舟,台灣各地的主要河川在當天都會舉行盛大的龍舟競賽,選手們隨著隆隆的鼓聲,奮力向前划,在精彩激烈的賽程中,這傳統的習俗得以不斷的延續。

為了
驅除疾厄,端午節時可見住家門口都掛菖蒲和艾草,以及「鍾馗」的畫像,成人飲雄黃酒,並讓小孩身配香包,


     佩香囊:小孩佩香囊,避邪驅瘟、襟頭點綴。香囊內有硃砂、雄黃、香藥,外包以絲布,拴五色絲線。這些物品據說都有避邪,保平安的作用。


     而台灣的「打午時水」的風俗,亦即汲取端午節中午的井水,據說有治病的療效,


「打午時水」,更是帶有一些神祕色彩。午時水,或稱「五時水」,必須將取來的水在這一天的午時(中午11時~13時)放置於屋外露天處讓日光照射殺菌。一般是11時,放到12時之後,就可用罐子或瓶子裝起來保存。據說「午時水」可永久保存不壞,且能治療中暑、小兒熱症。

  為何是農曆五月五日的午時呢?我想這有兩個原因。第一,五、午諧音。第二,五月即是午月。農曆一年十二個月份與一天十二時辰,都可以配上十二地支。月份的搭配,子月是從十一月開始算起的,正月寅、二月卯、三月辰、四月巳、五月午……。時辰的搭配,子時是從前一天的23時到翌日的凌晨1時,而午時就是中午的11時至13時。

  巳午在五行中皆屬火,午火更盛於巳火。午月的五日午時,正是一年中火最強盛的時刻。有人解釋這一天這個時辰,有特殊的磁場,才有特殊的效果。但磁場之說較牽強,如從陰陽五行之大氣流行的自然科學角度去解說,還較合理。但這僅供參考。


此外,若能在正午時將雞蛋直立起來,表示來年會有好運道。

端午節最為人熟知的食品便是粽子,這個原本富有紀念意義的食品,在中國人的巧手製作下,已成為具各種變化,且隨時都能嚐到的美食了。


     由現代的眼光看來,祖先對端午節的看法確有其獨到之

在這初夏蟲疫滋生之際,以端午節提醒大家做好保健的工作。


     菖蒲、艾草及雄黃酒固然是傳統避疫保健的方式,現代人應尋求更進步的方式進行保健活動,延續先人的智慧.




局部引用網路知識.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right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