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颱風來襲雖然可怕,但只要確實做好防颱措施,
仍然可以保護全家平安,避免遭受颱風的災害,下列各項是我們應該注意的:
甲、居住城市的民眾
除了隨時收聽颱風消息,並將住所房屋檢查外,應預先準備及注意事項包括:
一、如住所地勢低凹,有淹水可能,應及早遷至較高處所或樓上。
二、房屋外,庭院內,各種懸掛物件應即取下收藏,零星物件被風吹起,都會傷人。
三、庭園花木均應支架保護,並修剪樹枝,以防拆毀或損毀屋瓦。
四、關閉非必要門窗,加釘木板。
五、檢查電路,注意爐火,以防火災。
六、準備燈燭、電筒,以防停電。
七、貯存飲水,以防斷電停水。
八、多備一、二日之食物蔬菜。
九、非必要時不外出,家中較為安全。
十、斷落電線,不可用手觸摸,應通知電力公司。
十一、災害損失,事後應通知警察派出所,以為災害檢討之統計,並作防災之改進參考。
十二、最重要的是不要聽信謠言和傳播謠言,應備妥電晶體收音機收聽廣播電台或電視台有關颱風消息。
乙、居住在鄉間民眾,
除前述之城市內應注意事項外,尚應注意:
一、收聽廣播、收看電視,注意颱風動向消息。
二、如居住河邊或低窪地帶,應特別注意河水氾濫,盡早遷至較高地區為妥。
三、應檢查牛欄、豬舍、雞舍,以免損失,或移往較安全地方。
四、如住屋係竹造成土坏房屋,以暫時遷往安全處所較妥。
五、稻穀、肥料應移至安全處所。
聽到廣播電臺或看到電視臺播出中央氣象局發布的颱風警報後,應保持鎮靜,注意居處是否在警戒範圍內,並從速完成防颱措施。
隨時撥聽『一六六』、『一六七』氣象服務電話,或收聽廣播電臺、電視播報的最新颱風消息,
亦可利用電話機、傳真機、個人電腦或工作站等設備,透過傳真回覆系統電(FAXONDENAMD)、電子佈告欄(BBS)及全球資訊時取得最新颱風消息。
切勿聽信謠言,傳播。
颱風來臨前,應檢修屋頂、門窗及牆壁,並使排水溝保持通暢,以免積水。
花木果樹應剪修或加支架,屋外懸掛的廣告招牌以及雜物應即取下或釘牢,以防被暴風吹毀,破壞屋瓦及電線,傷害人畜。
準備電晶體收音機、照明用具、電池、蠟燭、火柴,並儲存足夠兩三天用的飲水、食物(蔬菜可選購根莖類或耐久藏的冷凍蔬菜)與燃料,以防斷電、停水與缺糧。
此外,颱風來襲前應檢修電路,颱風侵襲時注意爐火有無熄滅,以嚴防發生火災。
海上颱風警報發布後,所有海上作業或靠岸船隻應確實到防颱安全措施,並隨時收聽台灣區漁業廣播電台和基隆及高雄漁業播報專機或其他廣播電台播報的最新颱風消息,並注意港口颱風旗幟或燈號。
如住所地勢低窪,有淹水之虞,應及早遷至較高處所或樓上。庭園花木均應加支架保護,並修剪樹枝,以防折毀甚或損毀屋瓦。
關閉非必要門窗,加釘木板。
檢查電路、注意爐火,以防火災。
準備燈燭、電筒,以防停電。
鄉間較為空曠,風力較城市尤大,故應更加戒備,除前述應注意事項外,尚應注意下列各項:
如無收音機、電視機不能聽到廣播時,可向鄰近派出所、鄉鎮公所等處詢問颱風消息。
如居住河邊或低窪地帶,應特別注意河水氾濫,及早遷到較高地區為妥。
除住屋外,應檢查牛欄、豬舍、雞舍,以免損失,或移往較安全地方。
如住屋係竹造,或土塊房屋,以暫時遷往安全處所較妥。稻、肥料應移至安全處所。
行前準備試用雨刷,檢查煞車系統、車燈及各部份機件,即使稍有不妥也應立即修理好,尤其是雨刷、煞車車燈、轉向系統,切勿馬虎。
準備兩塊較大較能吸水的乾布放在工具箱裏。帶兩盞閃光燈在車裏,車輛拋錨時可置於車子前後,以防他車追撞。
先行檢討行駛的路線,並隨時收聽廣播,以掌握各路線的狀況。
若預定行駛的路線有安全顧慮,則考慮改道或放棄外出。
特別注意四周圍臨時交通號誌,以防不知橋斷或路基坍方而發生不幸。
若需行駛山區路線,應準備禦寒衣物,以防山中氣候突變,因車輛故障或道路中斷必須在山中過夜時保暖。
颱風過後,各處佈滿污穢雜物,病菌容易繁殖,加以蚊蠅之傳播,所以容易有傳染病流行,如痢疾、霍亂等。
應注意在颱風過後,立刻整理環境、清除污物、噴灑消毒藥品,發現有傳染病立即逕往衛生機關隔離醫治,以防蔓延。
清雅恬靜的音樂
認識颱風
颱風是如何生成的?
在熱帶海洋上,海面因受太陽直射而使海水溫度升高,海水容易蒸發成水氣散布在空中,故熱帶海洋上的空氣溫度高、溼度大,
這種空氣因溫度高而膨脹,致使密度減小,質量減輕,而赤道附近的風力微弱,所以很容易上升,發生對流作用,同時周圍之較冷空氣流入補充,然後再上升,
如此循環不已,終必使整個氣柱皆為溫度較高、重量較輕、密度較小之空氣,這就形成了所謂的「熱帶低壓」。
然而空氣之流動是自高氣壓流向低氣壓,就好像是水從高處流向低處一樣,四周氣壓較高處的空氣必向氣壓較低處流動,因而形成「風」。
在夏季,因為太陽直射區域由赤道向北移,致使南半球之東南信風越過赤道轉向成西南季風侵入北半球,和原來北半球的東北信風相遇,更迫擠此空氣上升,增加對流作用,
再因西南季風和東北信風方向不同,相遇時常造成波動和漩渦。這種西南季風和東北信風相遇所造成的輻合作用,和原來的對流作用繼續不斷,
使已形成為低氣壓的漩渦繼續加深,也就是使四周空氣加快向漩渦中心流,流入愈快時,其風速就愈大;
當近地面最大風速到達或超過每小時62公里或每秒17.2公尺時,我們就稱它為颱風。